对于喜欢历史朋友一定都知道李斯这个人,他和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同为战国末期拥有大才之人,只是李斯的才能得到了伸展,而韩非的才华却无处施展。

在《大秦赋》中,韩非被秦王政赐死,为了给韩非留个全尸,李斯忍痛送给了韩非一瓶毒药,最终韩非死于李斯的毒药之下,只不过韩非刚喝下毒药死后没多久,秦王就下诏赦免了韩非。这让李斯一时之间无法承受,吐血昏厥。

李斯师从荀子,跟随荀子研习“

帝王之术

”,在稷下学宫的同窗韩非时常共谈天下之事。度过了几年愉快的时光,但当他们毕业之后,为了前程也就各奔东西了。

李斯分析了天下之势,认为秦国必定能够统一六国。事实上历史的发展趋向却是如李斯所料那样,不得不承认李斯的眼光就是这么的老辣。

虽然李斯最终的下场不是很好,但李斯毕生的梦想在秦王政这里实现了。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辅佐君主得到天下的?

然而法家思想终究还是太没有人情味,在旧时代,即便是今天这个时代,法家的治国理念太过霸道、太过于激烈、同时套路太深。

三“太”之下就等于“太得罪人”触及到王公贵族的根本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李斯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李斯在“在稷下学宫”毕业之后就前往秦国,然而在此之前吕不韦就已经派家宰郑货前往稷下学宫去请这些拥有大才之人,但李斯在当时由于某些原因却不是十分的买账。

郑货在李斯这里受到了特别对待,所以李斯抱着一只羊去相府“毛遂自荐”连吕不韦本人都没见到就被轰了回来。然而李斯还有这么多想要拜入吕不韦门下的门客却都抱着一只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李斯抱着一只羊羔来到了相府

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在出国也混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战国时期,时局动荡不安,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李斯深深地感触到这个社会是多么的可怕,于是想到了改变这个旧社会。

而自己本身的能力又十分的有限,甚至说如同一张白纸一般的白。最终在自己的思量之下,选择了稷下学宫,拜荀子为师,研习帝王之术。

学成之后,便来到了秦国。李斯知道秦国相邦广招天下贤士,所以李斯便抓住了这个契机,从此打开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毕竟李斯也只是商贾出身,出身很低贱,所以吕不韦见到这些能人志士也没有表现得高高在上,加之吕不韦在为秦王政储备荡灭六国的人才,所以吕不韦表现得十分的平易近人。

对于李斯这等有真才实学的能人志士,吕不韦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之为他们的“

伯乐

”。

李斯来到秦国之后用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财买了一只羊羔,前去拜见相邦吕不韦。这一幕在影视剧《大秦赋》中表现的却十分的有意思。

来到相府之后,李斯的第一句话就是:“

怪不得酒肆的炖羊肉如此之贵,原来全在相府

。”

可见羊羔作为见面礼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之后虽然有些小插曲,但李斯如愿的得到了吕不韦、秦王政的赏识。

在后来李斯在秦灭六国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秦王政根据李斯的建议,先攻陷韩国,在灭了赵国,其余四国也相继破灭。

李斯为何要抱一只羊羔见吕不韦

李斯之所以先拜在吕不韦门下是想借助吕不韦这个跳板,见到秦王政,并得到秦王政的重用,为自己的仕途打开一条明路。

登门拜访别人,依照中国传统的礼节来说,空手前去显然很没有诚意。既然有求于人,就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所以带一些礼物是十分必要的。

在当时就因为想入相邦门下的人太多了,咸阳城里的酒肆里的羊肉因为没有了羊肉,羊肉的价格上涨的十分的厉害。

至于为什么要带着“羊羔”当做见面礼?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这本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那个思想还不开放的社会中,要送礼也是有讲究的。什么样的地位才能配的上什么价值的礼物。

送兽皮装饰的束帛是用来送诸侯的;羊羔是用来送给卿大夫的。

“送羊羔”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就拿里李斯来说,稷下学宫毕业的拥有大才之人,对于这些基本的礼数还是懂得的,毕竟古时候的人十分注重礼节。

而对于吕不韦来说,他本人不稀罕钱。他更喜欢的还是权利和地位,如若不是也没必要散尽家财资助嬴异人上位。

在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非常低,商人即便是有钱,也常常被人看不起。吕不韦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从商人到政治家的转变。

在这个时候,送钱显然不符合常规。由《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的那句话中可以看出,送羊羔才是吕不韦最喜欢看到的。

至于为什么,就因为你送羊羔就间接地承认了吕不韦的身份和地位,是对吕不韦卿大夫地位的一种认可,是“高贵”身份的体现。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到,李斯也就别想着能够建功立业了。恐怕到最后连秦王政的面都见不上。